发布日期:2025-09-10 22:51点击次数:
美国财长贝森特曾在年初公开表示:“人民币的汇率必须由美国来定。 ”这番言论立刻在国际社会掀起轩然大波,也与人民币近期强劲的升势形成了耐人寻味的对比。
来到2025年8月29日,外汇市场的表现让许多外贸企业和投资者措手不及。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报7.133,离岸汇率甚至一度突破7.12关口,创下近10个月来的新高。 不少人开始惊呼:人民币这是要重返6时代了吗?
从4月16日的低点7.2133算起,到8月底的7.1063,人民币在不到半年时间里拉升了近1100个基点。 仅8月份,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就升值了近1000个基点,与4月初的低位相比,更是升值了将近3000个基点。 这种迅猛的涨势已经多年未见。
推动人民币这波“升值电梯”的力量首先来自美联储的政策转向。 美国就业市场呈现疲态,强化了美联储降息预期。 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预期高达86%,甚至押注到2026年6月,美联储将降息超100个基点。 这种预期促使美元指数跌破98整数关口,较年初贬值了超过10%。
相比之下,人民币的表现显得尤为稳健。 虽然美元贬值了6.7%,但人民币对美元仅温和上涨了2.93%。 这种差异凸显了人民币升值的自身节奏。
中国央行的精准引导是另一股关键力量。 8月29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103,较前日上升33点,创下2024年11月6日以来新高。 中国人民银行设定的人民币中间价本周和本月调高强度均创近一年来最大。
央行在7月初曾果断出手,当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降至年内低点95.3时,通过抬高中间价将指数拉回96以上,缓解了跨境贸易结算风险。 8月28日,央行还宣布与新西兰储备银行续签25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协议有效期五年,这一举措有助于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中国经济基本面的韧性提供了第三重支撑。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贸易顺差达到1230亿美元,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24%,制造业PMI连续5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 政府对科技行业扶持、反内卷等政策已有所见效,带动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活跃。
A股市场的持续走强为人民币提供了内部支撑。 上证指数突破近10年新高,总市值突破100万亿,日成交量站上3万亿,市场交投活跃推动外资不断配置A股资产。 中国市场资本流动的“正循环”已经形成:A股上涨吸引外资流入,资本流入推升人民币汇率,货币升值又进一步增强了资产吸引力。
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表现出浓厚兴趣。 对冲基金正在大幅增加对人民币兑美元将继续走强的期权押注。 新加坡交易所衍生品交易所数据显示,交易量最大的12月期权是执行价格为6.94的看跌期权,明显强于当前交易价格7.125。 7月份,中国在岸市场外汇期权交易量飙升至2278亿美元,创下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人民币升值对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了直接影响。 海淘族会感觉钱包“鼓”了,因为等价人民币在购买境外以美元计价的商品时可以买更多。 从事日本化妆品代购的业务员发现,日本某高端化妆品牌的一款护肤品,换算成人民币,一年前约为2000元,现在只要1900元左右。
出境旅游的性价比也随之提升。 去美国留学的人员发现,不仅留学保证金数额下降,降低了门槛,在国外的学费、生活费也变便宜了。人民币对菲律宾比索、斯里兰卡卢比、港元以12.5%、11.4%、9.6%的升值幅度,排名前三,使这些地方成为出境游的“汇率旅游热门目的地”。
对于从事进口生意的人而言,从海外买来的原材料便宜了。 但出口企业则面临压力。 静态测算显示,人民币每升值1%,出口企业毛利率下降0.5-0.7个百分点。 技术密集型行业可通过提价1-2%转嫁成本,但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利润弹性仅0.3%,面临订单替代风险。
全球外汇市场正在发生深层变化。 美元指数在2025年上半年累计下跌11%,创下52年来最差表现。 欧洲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降至58%,创下近三十年新低。
数字人民币已潜入107个国家,日均跨境结算达8000亿元。 中国占亚洲国家对外贸易的比例较高,2024年对华贸易分别占日本、东盟对外贸易的21%、26%。 当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保持稳定时,降低了中国贸易伙伴使用对冲美元波动率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