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 足球资讯介绍 >

「夜读 · 散文」五次换岗的“黑班长”(上)

发布日期:2025-08-18 20:08点击次数:

(来源:中国火箭军)

凌晨,中原腹地某训练场,狂风呼啸、大雨倾盆,一顶顶帐篷被风吹得一鼓一鼓的,和着远处如潮般的蛙鸣,三级军士长刘晓宏顺手摸起枕头下的手电筒,悄悄走出帐篷……

几乎所有战友对刘晓宏的第一印象都是:真黑啊!因而大家更喜欢亲切地叫他“老黑”。刘班长并不高大魁梧,甚至可以说又矮又瘦,但他目光犀利,能一眼识别装备“病灶”,战友们对他一致评价是“绝对过硬”。

“老黑,干啥呢?”

“哦,营长,这雨不知要下多久,我出来看看排水沟,紧紧帐篷拉绳……”看到身着雨衣查铺的营长,刘晓宏赶紧解释。

自己当连长时,老黑是连队的代理排长,等自己当了营长,老黑已成了营里不可多得的专业“大拿”。刘营长对这个老同志再熟悉不过了。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一部磁石话机……”单位组织“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老黑向新战友们介绍单位组建以来通信兵使用过的不同型号的老话机。望着陈列柜,他似乎看到了青涩的自己……

2011年冬天,刘晓宏从装检部队选调至通信部队,从导弹体验师转行为机动通信兵。面对素未谋面的通信装备、复杂深奥的专业知识、密密麻麻的通信线路,刘班长看得两眼直发愣!

自己到底行不行?他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白天与装备器材“形影不离”,晚上与原理知识“长相厮守”。

仅两个月,刘班长就把厚厚的专业书翻得卷了边,记下3本学习笔记,最终成为单位第一个掌握野战程控专业的技师。

为满足新形势下遂行多样化野战通信保障需求,那年,上级决定对野战程控车进行改造,打造可快速、有效、全面保障的综合通信车。这对专业发展是好事,可对刘班长而言,可谓“晴天霹雳”,意味着他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完全没了“市场”,甚至没了用!

可刘班长没有丝毫犹豫,带领全班主动请缨,誓要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没有教材,就在网上自学、向厂家请教;没有装备,就改造老旧装备,进行模拟训练。

一遍遍失败、一遍遍尝试,练得手上起了泡、磨了茧。不到一个月,他就掌握了综合通信专业基本理论与操作技能,并参与综合通信保障装备车的设计改造,提议增设网络、会议、传输等手段,也分别得到了实际运用。

对此,他心里也是满满的成就感。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