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 足球资讯介绍 >

猪价一夜跌进“6元时代”,国家紧急出手万吨猪肉收储!养猪户:每卖一头亏200元

发布日期:2025-08-25 09:36点击次数:

北方多个县的生猪收购价已跌破13元/公斤,相当于每斤不到6.5元。 河北廊坊的养殖户老李盯着手机上的报价叹气:“饲料涨、人工涨,猪价却跌回三年前,卖一头亏两百多! ”

8月21日,国家发改委突然宣布:25日启动1万吨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 华储网连夜挂出竞价交易通知,要求收购的必须是25日后生产的国产优质分割肉。

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跌至13.82元/公斤,一个月内下跌4.2%,比去年同期暴跌33%。

在辽宁、河北、山东等地,猪贩子的收购价已跌破13元/公斤。 按每斤计算,生猪价格正式进入“6元区间”。

让养殖户揪心的是猪肉出厂价同步崩塌。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8月中旬全国瘦肉型白条肉出厂价仅18.08元/公斤,同比大跌34.8%,创下年内最大单周跌幅。

国家发改委监测到关键指标,猪粮比价(生猪价格与玉米价格比值)已跌破6:1,触发了三级预警机制。

这个数字意味着养殖利润被彻底击穿。 行业测算显示,外购仔猪育肥的养殖户卖一头猪平均亏损超200元。即便成本更低的自繁自养场,头均利润也仅剩10-20元。

山东一家中型猪场负责人算账:“玉米每吨涨到3000元,豆粕逼近4000元,但猪价还在往下掉,出栏就是割肉。 ”

25日计划收储的1万吨冻猪肉,全部要求是国产Ⅱ号、Ⅳ号分割瘦肉,相当于屠宰20万头生猪。

这不是今年首次收储。 6月11日国家已收储1万吨,但未能扭转价格颓势。

收储政策的核心逻辑是“信号优先”。 农信数智分析师夏晨丰指出:“1万吨肉对全国供需格局影响有限,但国家出手释放了明确托市信号,防止养殖户恐慌抛售加剧踩踏”。

供应端压力爆表:能繁母猪存栏量仍高达4043万头,超过国家划定的正常保有量3.7%,预示未来半年生猪供应持续过剩。

头部猪企8月出栏计划不降反增。 牧原、温氏等企业日均出栏量环比增加5.26%,中小养殖场被迫跟进出栏。

南方多地猪病风险上升,广东、福建部分养殖户提前抛售80-100公斤的中猪,进一步冲击市场。

消费端持续疲软:尽管临近开学季,但高温抑制猪肉消费。 屠宰场白条肉走货缓慢,全国屠宰企业开工率仅27.2%,大量冷库肉积压。

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商户反馈:“每天销量比去年少三成,排骨降到18元一斤还是卖不动。”

国家收储采用竞价交易模式:具备资质的屠宰企业通过华储网投标,价低者中标。 中标企业需自行收购活猪屠宰,并将分割肉存入国家指定冷库。

这些储备肉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无权处置。 正常情况下每年轮换3次,存储不超过4个月。 轮出的冻肉主要流向食品厂、餐厅等加工渠道。

面对深度亏损,集团猪场开启“断腕求生”。 温氏股份7月仔猪销售量同比激增10.1%,通过抛售仔猪回笼资金。

散户则加速退出。 河南周口部分养殖户清空猪圈转行打工:“去年还能保本,现在饲料钱都赚不回。 ”

屠宰企业同样艰难。 山东临沂一家屠宰场经理透露:“白条批发价倒挂,每头猪加工完反而亏50元,只能压缩开工天数。 ”

国家收储公告发布后,东北部分地区猪价每公斤小幅反弹0.1-0.2元。

但河北邢台的养殖户张建军并不乐观:“去年收储后涨了半个月又跌回去,这次除非真减产,否则6元猪价还得扛半年。 ”#三农双周挑战赛#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