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 足球资讯介绍 >

外军双航母围攻辽宁舰,歼15挂弹迎战,实战过程曝光,果然解气

发布日期:2025-07-10 18:21点击次数:

一、惊心对峙:双航母夹击下的辽宁舰战斗警报

(一)双航母编队逼近:2022 年西太海域的暗流涌动

2022 年 5 月,辽宁舰航母编队在西太平洋执行远海训练任务时,美军 “林肯” 号与 “里根号” 双航母战斗群从东、南两方向高速逼近,频繁出动舰载机实施抵近侦察,试图通过战术压迫测试中国航母编队的应急反应能力。

央视《砺剑》栏目首次披露的画面显示,外军舰机已对我编队形成近距离威胁,海空局势一触即发。

(二)一级战备启动:从甲板调度看中国海军临战素养

面对外军挑衅,辽宁舰立即转入战斗状态:甲板地勤人员在强风环境下高效完成歼 - 15 舰载机的实弹挂载,飞行员迅速就位,数架歼 - 15 以 “空优模式” 紧急起飞,携带霹雳 - 8 近距格斗弹与霹雳 - 12 中距弹,展现出航母编队 “一分钟响应” 的实战化水平。

二、空中激战:歼 15 与外军战机的巅峰对决

(一)高空占位:8000 米云端的战术博弈

歼 - 15 机群升空后,依托舰队预警体系迅速锁定目标,长机飞行员驾驶战机以大角度爬升占据高位优势,在 8000 米高空与外军舰载机形成对峙。

从央视画面可见,歼 - 15 通过连续桶滚、半筋斗翻转等机动动作,始终将敌机纳入火控雷达锁定范围,迫使对方放弃高空侦察路线。

(二)低空缠斗:2000 米极限高度的生死追逐

外军战机试图利用 “高度 - 速度” 转换战术摆脱锁定,从云端急降至 2000 米低空。

歼 - 15 凭借推重比优势和翼身融合设计,在复杂气流中保持稳定跟踪,双方展开持续数分钟的 “狗斗”。

飞行员事后回忆:“每一次滚筒都贴近极限过载,座舱外的敌机清晰可见,但我们始终咬住其尾流,直至对方放弃纠缠转向撤离。”

(三)体系支撑:从 “雷达截获” 看空海协同作战

中方通信中 “雷达截获” 指令的背后,是 055 型驱逐舰 “南昌” 舰前出百海里构建的预警网络支撑。

该舰搭载的 346B 型有源相控阵雷达与航母指控系统实时交联,为歼 - 15 提供精准目标指引,实现 “发现即锁定、锁定即压制” 的现代空战逻辑,彻底扭转外军信息优势企图。

三、海面博弈:055 大驱与航母编队的协同反制

(一)海上刺刀:南昌舰前出构建威慑阵线

当空中缠斗进入白热化,055 型驱逐舰南昌舰采取 “战术前突”,以 30 节高速切入外军双航母编队之间,凭借鹰击 - 21 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的 1500 公里射程,直接对敌方核心舰艇形成 “区域拒止”。

其舷侧垂发系统保持待发状态,舰艏 130mm 主炮同步瞄准模拟攻击阵位,展现 “贴身肉搏” 的战术决心。

(二)战略驱离:从兵力部署看博弈结果

外军航母在感受到水面舰艇的直接威胁后,不得不调整编队阵型并后撤。央视画面中,辽宁舰编队始终保持完整防空反潜阵型,054A 型护卫舰湘潭舰同步实施电磁干扰与警戒巡航,形成 “空中截击 - 水面威慑 - 水下警戒” 的立体防御网,迫使对手放弃持续施压策略。

四、装备解析:歼 15 如何以 “非对称优势” 克敌制胜

(一)机动性碾压:滑跃起飞平台的近战优势

尽管当时歼 - 15 尚未升级至 T 型(弹射版),但其基于苏 - 33 改进的气动布局赋予了卓越的低空低速机动性。

对比外军主力 F/A-18E/F “超级大黄蜂”,歼 - 15 在盘旋半径、爬升率等指标上优势明显,尤其在 2000-5000 米中低空域,通过 “能量机动” 战术持续压制对手。

(二)飞行员素质:比装备更硬核的 “杀手锏”

外军双航母搭载的 F-35C 隐身战机虽具技术代差,但此次对峙中未直接参与缠斗。

我军飞行员凭借日常高强度对抗训练积累的经验,在目视空战中精准判断对手战术意图,多次通过 “剪刀机动”“破 S 规避” 等动作化解敌方摆脱尝试,展现出 “人装合一” 的顶尖水准。

(三)体系升级:从 “单一平台” 到 “全域作战”

事件发生三年后,辽宁舰已全面列装歼 - 15T(弹射型),配备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与霹雳 - 15 远程空空导弹,探测距离与超视距打击能力提升 40%。

即将服役的福建舰更将引入歼 - 35 隐身战机与空警 - 600 预警机,构建起覆盖 “侦察 - 打击 - 电子战” 的完整舰载机体系,实现对尼米兹级航母战斗群的性能反超。

五、深蓝亮剑:从战术胜利到战略转型的里程碑

(一)打破 “技术迷信”:非隐身战机的实战价值

此次交锋打破了 “五代机碾压论” 的误区,证明在体系支撑下,四代半战机通过战术运用与飞行员素质仍可有效应对先进对手。歼 - 15 的成功驱离,为全球非隐身舰载机部队提供了 “以巧破强” 的实战范例。

(二)宣告 “区域拒止”:中国海军的深蓝宣言

外军双航母的退却,标志着中国航母编队首次在远海对抗中实现 “有效威慑”。

从此,西太平洋不再是任何国家的 “绝对控制海域”,辽宁舰编队用行动证明:中国海军有能力在远海捍卫国家利益,“寸海不让” 的誓言背后,是体系作战能力的实质性跨越。

(三)展望三航母时代:从 “应对威胁” 到 “塑造态势”

随着福建舰即将入列,中国海军正从 “单航母游击” 转向 “多航母协同”。未来,歼 - 35 的隐身突防、空警 - 600 的广域预警与 055 舰的高超音速打击将形成复合优势,使中国航母编队不仅能在对抗中防守反击,更可主动构建战术优势区域,为维护全球海洋秩序注入 “中国力量”。

结语

央视披露的这场海空激战,是中国海军迈向深蓝的缩影。从歼 - 15 飞行员的 “云端拼刺刀” 到 055 大驱的 “海上亮剑锋”,展现的不仅是装备硬实力,更是新时代军人 “逢敌必亮剑” 的血性担当。

当辽宁舰甲板上的歼 - 15T 已全面取代旧型号,当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即将托起隐身战机,中国海军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跨越一个新的历史征程。

资料来源:央视网报道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