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08 12:09点击次数:
9月17日,美国行星实验室的遥感卫星在新疆马兰基地上空拍出一幅挺有趣的画面。跑道那头,有一架巨大的黑色无人机,长得像只蝙蝠,正静静等待起飞,这一幕让不少国外的军事分析人士都挺感兴趣的。
据他们所说,这架无人机采用了被叫做曲柄风筝的造型,也就是说,在那个菱形机身的两边各延伸出一段长方形的翼面。最早用这种设计的是美国海军的X47无人战斗机,虽然这个型号后来被叫停,但它为隐形无人机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之后,美国用这种气动结构设计开发了不少大小不同的无人机,其中包括泄降的伊朗RQ181和神秘的超大型RQ180。可是,大部分都没有真正投入到部队使用。中国的航空科研单位也紧跟国际潮流,借助所谓的曲柄风筝布局,研制出了各种尺寸的无人机。在93阅兵时公开展示的攻击11,算是其中的一个成功例子。几年前,美国的商业卫星还曾在中国西北的试验场观察到一种名叫彩虹7的大型无人机,采用了类似的气动布局。而这次出现的马兰基地型号,整机漆成了黑色,而不像原型机那样喷的是黄色的防锈漆。根据马兰基地披露的任务信息,外人猜测,这可能是下一步准备进入正式服役、具备隐身能力的无人机新型号。
差不多在同一时间段,美国空军也宣布了个不错的消息。北方司令部的司令格雷戈里·吉洛特透露,他们很快就打算采购一种反无人机的作战套件,主要用来拦截那些试图靠近军事基地的未知无人机,防止被偷窥。
从2023年至今,美国空军基地和其他军事设施屡次遭遇无人机干扰,其实这些无人机大多是爱好者随意放飞的,主要就是满足个人好奇心。而美军方面却觉得这样很危险,威胁挺大。试过用动能拦截、干扰等多种手段,但效果并不理想。安杜里尔公司为美军研发了一款设备,其实就是一个装着四轴无人机的盒子。一旦检测到陌生无人机,就会把盒子里的无人机放出来,以“神风特攻”的方式在空中迎头相撞。
就这么一说,局面变得有点尴尬。中国已经在研发和装备世界一流的隐形无人机了,美国的军事基地反而还在苦思冥想怎么对付那些民用甚至是玩具无人机。再加上中国五代机、六代机的研发进步,这中间的差距不言而喻,已经基本上抹去了美国和西方国家在空中作战上的优势。而一旦失去了空中优势,西方联盟大概也就懒得搞战争了吧。
在隐身技术这块儿,美国一直是领先的,隐形无人机也是如此。欧洲以前也曾试图跟上节奏,比如英国和法国都推出过自己的型号,比如英国宇航公司的雷神无人机和法国达索公司的神经元无人机,不过到现在为止,这些型号大多数还没能真正投入到战斗岗位上。
原因有不少。英国和法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但到现在,它们已经缩缩在欧洲的一个角落里,没办法集中起足够的资源来搞那些先进的飞机。到目前为止,这两个国家连第5代战斗机都还没搞出来,抱有希望也不算太大。
美国航空工业底子还是挺扎实的,尤其是有航空航天局和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这些顶尖的研发机构站着。不过说到军火承包商,胆子就没那么大了。制造业基础衰退了,已经不可能像冷战那会儿那样,又快又准地推出各种型号。而且,各个企业之间的技术封锁特别严重,哪怕是一个型号,也得一家单独全程开发,忙得团团转。
更麻烦的是供应链出问题了,美国的军火公司许多零部件和原料,都得跑到全球各地去找,有时候还得向中国企业定制一些关键部件。美国国防部觉得不能这么再搞下去,要求承包商尽量实现供应链的国产化。在这两头磕磕绊绊的情况下,美国那些先进的概念型号,要么压根搞不出来,要么就是磨磨蹭蹭的。眼下,美国的隐身飞机研发已经能保证B21轰炸机大批量生产,还能进行协同作战的无人机试飞,算是拼尽全力了。
每次他们在卫星图像上看到中国新型号露面,就会引得美国军事迷们闹得哗哗叫,互相指责、吵得不可开交。不过,到底该骂谁,这帮人也搞不出个统一的说法,各执一词,明争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