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13 18:59点击次数: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哈尔科夫前线那番关于“俄军阵中发现中国、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和部分非洲国家雇佣兵”的惊人言论,简直是本年度国际政治舞台上最拙劣的剧本。2025年8月4日,这出戏码一经上演,便迅速被中国外交部以“劝和促谈”的坚定立场和“公民远离冲突”的明确警告所戳穿。这不仅仅是又一次指控的脆弱性暴露,更是对那些试图在战火中浑水摸鱼、煽风点火的势力,一次响亮的耳光。
这并非泽连斯基首次上演此类“无中生有”的戏码。早在今年4月,他就曾煞有介事地宣称“核实”了150多名中国籍人员被俄招募参战,甚至煞有介事地公布了“被俘中国雇佣兵”的审讯片段。然而,这些所谓的“铁证”很快就被扒了个精光——那张流传甚广的“中国退役士兵在乌东”的照片,最终被证实不过是中国游客在圣彼得堡参加军事主题旅游的普通留影。这次,乌方甚至连一张像样的“P图”都懒得提供了,直接空口白牙,其背后动机之粗暴、算计之露骨,简直令人发指。
那么,泽连斯基为何执着于这种“狼来了”的游戏?答案其实并不复杂,无非是军事与外交双重困境下的垂死挣扎。当前,乌军在乌东战线节节败退,军事压力山大。在战场失利面前,与其承认自身战略失误或力量不足,不如甩锅给“俄罗斯靠人海战术取胜”,并臆造出“中国雇佣兵”这种耸人听闻的叙事,以转移国内民众的视线,并为战场颓势寻找一个“替罪羊”。更深层次的算计,则在于军援博弈。特朗普设定的“俄乌和平谈判最后期限”已于8月5日失效,外交僵局难解。通过将中国等国与俄罗斯强行捆绑,渲染所谓的“反西方同盟”叙事,其真实目的无非是倒逼北约加快输送F-16战机和远程导弹,以期获得更多军援。这哪里是寻求和平,分明是赤裸裸的“碰瓷”与“勒索”。
雇佣兵现象在俄乌战场上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但泽连斯基的选择性“愤怒”却显得尤为滑稽。俄罗斯独立媒体数据显示,来自48个国家的1500多名外国人已加入俄军序列。而乌克兰的“国际军团”规模更是惊人,2022年便招募了84个国家逾1.1万人。这说明,雇佣兵问题是交战双方都存在的普遍现象,泽连斯基的指控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的拙劣表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的回应,则如同一股清流,洗涤着战火与谎言的尘埃:“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立场一贯、明确,始终致力于劝和促谈,推动止战停火。中方已多次发布安全提醒,要求中国公民远离武装冲突区域,避免以任何形式卷入冲突,尤其应避免参加任何一方军事行动。”这不仅重申了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中立立场,更明确了法律红线,警示任何试图以身试法的个人,别想在战火中捞取不义之财。
在战火纷飞、谣言四起的当下,第三方国家通过中立外交促进冲突解决的路径显得尤为重要。正是这种充满算计和对抗的局面,反而更加凸显了中立外交的必要性。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中的立场始终清晰,致力于劝和促谈,并与巴西等全球南方国家推动“和平之友”小组,开展穿梭外交寻求停火方案。今年3月,“和平之友”小组在纽约再次举行会议,呼吁推动乌克兰问题和平解决,并发表联合声明,强调通过政治谈判和外交手段解决冲突。这种不站队、不拱火,而是积极搭建对话桥梁的外交努力,正是国际社会所亟需的“清流”。它提醒我们,在冲突面前,对话而非对抗才是通向和平的唯一坦途。炮火终将熄灭,而和平的基石永远建立在事实与对话之上。我们应呼吁国际社会聚焦对话而非对抗,共同为乌克兰危机的政治解决创造条件、积累势头,让和平的曙光早日穿透硝烟,照亮这片饱受战争摧残的土地。
最终,历史将证明,那些在战火中编织谎言、煽动仇恨的政客,终将被钉在耻辱柱上。而那些默默耕耘、致力于搭建和平桥梁的中立力量,才是真正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脊梁。毕竟,在核弹的阴影下,任何试图通过谎言和战争来解决问题的尝试,都不过是自掘坟墓的愚蠢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