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09 17:04点击次数:
当波兰突然关停中欧班列,中国企业面临巨额违约赔偿时,中国为何能从容应对?十年前布局的北极航线如何成为打破贸易壁垒的关键?从铁路到冰海,中欧班列与北极航线的博弈将如何重塑全球贸易格局?18天直达欧洲、单趟省下百万美元燃油费——这条被低估的冰上丝绸之路,正悄然改变世界物流的权力天平。
Hello大家好,欢迎收听我们的播客,我是主持人凌薇。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国际经贸专家陈明老师你好,跟大家打个招呼,大家好,我是陈明,主要从事贸易政策研究。感谢林薇瑶请我来分享观点。今天我们要聊的是关于中欧班列遇到的一些挑战,以及中国是如何通过北极航线来应对这样的挑战的。我们会先给大家讲一讲,波澜突然之间关停中欧班列,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经济力在驱动我们再来聊一聊中国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布局的北极航线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最后,我们再来聊一聊中欧班列和北极航线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博弈?未来的贸易格局会因此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好的,那我们就开始今天的话题,咱们先来聊第一个话题就是,波澜突然之间关停中欧班列,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经济利益在驱动。首先,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波兰会突然之间对中欧班列这么强影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中欧班列这些年发展太快了,快到波澜自己都措手不及,他们本来以为这只是一条提款机,结果没想到他变成了一个必须重视的竞争者,所以说他们其实是有点被动的。对,没错,而且中国这边不光是在铁路上面加镜布局,而且在北极航线上也提前多年就做了布局,那现在北极航线一旦常态化,波澜的这个过镜费的收入就会大幅的缩水所以他们现在就是着急忙慌的想要保住自己的这个地位那就是说波澜这种突然之间的强硬到底给中欧班列的运输带来了什么样的麻烦就是他这个边境检查站一关,然后这些中游班列就被堵在了路上,一列列的货车和集装箱就堆在边镜动弹不得,那企业怎么办?就是他们的货物卡在半路上,然后时间和成本都大幅的增加,有些甚至直接就是产生了巨额的违约赔偿,这听着确实挺棘手的,对,然后不光是波澜这边还不光是扣车,他还张口就要加钱,每列车要多交3万欧元,那班列公司当然就不干了,所以他们就通过媒体和外交途径来呼吁,说,你们不能这么搞,这简直是明抢。就是说面对中欧班列运输上遇到的这些新难题,中国这边具体是怎么应对的,就是中国的这些班列公司马上就通过官方和媒体反复的跟波澜方面沟通,也直接向2025年的中欧峰会提交了书面的倡议,希望能够通过谈判来解决这个争端。那效果怎么样?波澜方面就是咬死了他们,就是说安全理由没有松口。那中国这边就反过来又强调说,这个中欧班列是一个国际的公共产品,是不能被单方面切断的,那最后甚至都拖到了最后通缉的时间。波兰那边还是坚持要收这个过路费。那现在就是说,班列的运输还没有恢复然后中国这边也在评估说,要不要通过一些反制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关于波澜强硬态度导致的中欧班列运输挑战这部分内容聊到这休息一下马上回来好,我们来进入第二个部分,我们来聊一聊这个十年磨一剑的北极航线。好,第一个问题,中国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去开辟北极航线,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随着全球的贸易格局不断的变化。然后中国对欧洲的贸易是越来越依赖中欧班列的。那这个时候,波澜等国突然之间提高门槛那这就让中国的这个物流通道受到了威胁所以说这个其实是出于战略层面的考虑对,没错,就是一方面是为了保障自己的能源进口和出口的通道是安全的然后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瑶提升自己在全球的航运规则制定上面的话语权,那同时,这也是一个推动航运业的绿色低碳转型的一个重要的举措。那当然,这里面其实最核心的还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全球的战略利益,和产业利益。中国在推动北极航线开放的过程当中,都做了哪些具体的事情?其实中国是最早的响应者之一,就是中国的主管部门在2013年的时候就批准了。第一个极地航线的运营的资质然后包括中原海运集团也是率先的去投入到这个北极航线的实际的运营当中包括现在的北极东北航道,其实大部分的份额都是中国的货轮在跑,听起来好像中国真的是下了觉心在做这个事情,对没错,而且不光是运营上面,中国的花海在科学考察上面,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上面都进行了大量的投入。那同时,中国也跟俄罗斯、挪威这些极地国家都保持了非常紧密的合作。同时,也已经在探讨说,未来如何去共同的去建设这个北极航线,包括怎么去分工怎么去共影?你觉得中国在北极航线的开放过程当中获得了哪些实际的好处?就是现在中国的货轮可以非常便捷的通过这个北极航线到达欧洲,那这样的话,运输时间和成本都大大降低了,那比如说,从宁波到英国只需要18天,比传统航线快了12天。然后燃油费也能省下100万美元左右,这停着确实挺划算的。对,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国的话语权在北极事务当中越来越大了,那包括中国的极地的科考也为航线的安全和维护做出了重要贡献。那同时这个航线也成为了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一个新的贸易和能源合作的非常重要的通道那也让中国的全球的供应链更加的灵活和有韧性好,北极航线这部分内容差不多了,咱歇会,待会继续咱们来进入到今天的第三个部分,咱们来聊一聊中欧班列和北极航线之间的博弈。那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两条航线在运营的效率上面有什么样的实际的差异这个其实很容易理解,就是传统的中欧班列,它是走陆路的,那它从中国的一些内陆城市,比如说成都重庆,它要一直拉到欧洲的边境,那比如说拉到波澜的布列斯特,那它这个距离是一千多公里,那它可能要走七八天,甚至一个多星期。那时间确实不短。对,然后,北极航线它是走水路的,那它从中国的东部的一些港口,比如说宁波上海,它直接就可以通往欧洲的北部。那它这个距离是缩短到只有8到10天,那时间上就比中欧班列要快很多了,而且它受天气的影响也比较小所以它的整个运输的效率和稳定性都是非常高的。那就是说这两条航线在运输的成本上面会有多大的差别这个的话,其实中国班列它是因为要铺铁路,然后要维护这个线路,所以它的单位运输成本是比北极航线瑶高很多的。那我们举一个例子,就比如说,从宁波到鹿特丹,那这个北极航线,它的运费是只要600美元,每箱那比传统的航线要便宜一半还不止,那这差距确实挺惊人的对,那这还不算北极航线,它还不会像中欧班列一样,它会受到这个陆地的地形什么的限制,它是一个更直达的通道,所以它的时间价值也是非常的高的,那对于货主和企业来讲的话,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吸引力就是说最近这段时间,中欧班列和北极航线在市场份额上面到底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就是北极航线它一旦进入了这个常态化的运营之后,它就把中欧班列的一些货物的份额就抢走了很大一部分,那比如说像一些高附加值的,还有对时间比较敏感的这些货物。那现在都越来越多的选择走北极航线,那波兰那边是不是压力很大,对没错,波澜它的过境运输的收入就明显的减少了,那它的一些边境的口岸也变得非常的冷情,那反而是一些北极航线沿线的这些港口,比如说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然后挪威的希尔克内斯这些港口就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那整个的欧亚的贸易格局也因为这个变得更加的多元化。对,今天我们聊了这么多,关于中欧班列和北极航线背后的一些博弈。然后,也看到了其实每一次这个运输通道的竞争,其实最终受益的都是全球的贸易和所有的参与者。那未来到底这个北极会成为一个新的贸易走廊,还是说中欧班列会继续的优化升级,其实都非常的值得我们去关注,好了,那么今天的节目咱们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收听,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