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 新闻动态 >

特朗普握住致命把柄?马尼拉时报:我们完蛋了

发布日期:2025-07-30 10:36点击次数:

前言

7月22日,特朗普的一条推文像炸弹一样在菲律宾爆炸:美国对菲商品征收19%关税,菲律宾对美国却零关税。

对此,马尼拉时报发生:我们完蛋了,特朗普抓住了马科斯的把柄。

马科斯背负着全国人民的期望,但结果却让菲律宾人直呼“血亏”!

作者-水

19%对0%的绞肉机

19%对0%,这不是什么技术性调整。

菲律宾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菲律宾对美出口总额达到134.2亿美元,同比增长3.1%,占菲律宾总出口的16%。

这个看似不大的比例,却是数百万菲律宾家庭的生存根基。

电子零部件出口占对美出口额的38%。

热带农产品占15%,这些数字背后是马尼拉、宿务、达沃等城市数以万计的工厂和农场。

前总统发言人蒂格劳在《马尼拉时报》的文章中毫不留情地指出:"这不是合作,是强迫交易"。

蒂格劳不是普通的媒体人。

作为前政府发言人,她见过太多外交风云,经历过太多政治博弈,对国际关系的权力游戏有着深刻理解。

她曾就南海仲裁案发文批评美国"给菲律宾洗脑",立场正直务实,从不人云亦云。

这样一个人说出"我们完蛋了",分量可想而知。

亚洲开发银行的预测更加残酷:19%的关税将导致菲律宾制造业就业岗位减少8.5万个。

GDP增速将下降0.4个百分点,外汇储备可能在6个月内下降12%。

菲律宾出口商联合会直接发声明:这个政策会冲垮我们本就脆弱的出口产业。

19%关税可能导致电子零部件对美出口额下降12%-15%。

再加上2025年第二季度通胀率已经高达6.3%,比索贬值压力持续增大。

内忧外患本就让企业喘不过气,这份协议无异于雪上加霜。

马尼拉商会愤怒地表示:政府谈判之前没和商业界沟通,程序不透明,结果一出,大家只能被动接受。

这哪里还有一点主权国家的尊严?

死者的把柄,活人的枷锁

马科斯在白宫的表现让人匪夷所思。

访美前他信心满满要"向特朗普施压",结果连个象征性的还价都没有。

从原来的20%关税"下调"到19%,菲律宾还要对美商品零关税,这叫施压?

这叫投降。

答案或许要从2025年3月8日那个诡异的夜晚说起。

洛杉矶比佛利山庄的一家五星级酒店里,菲律宾富商保罗·坦托科突然离奇死亡。

死因是"可卡因中毒",但美方并没有透露更多细节。

更让人浮想联翩的是,有传言称菲律宾第一夫人丽莎·马科斯当晚也在现场附近出现。

当时菲律宾国内媒体还算克制,没有直接点名。

但坊间各种爆料早就疯传:有人说有监控录像,有人说有通话记录。

还有人信誓旦旦说美国CIA已经掌握全部证据。

真假暂且不论,但后续的发展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事不是空穴来风。

最反常的是,这次马科斯访美,第一夫人竟然没有随行。

要知道一般情况下元首访问其他国家,夫人都会随行,这是外交惯例。

菲方给出的理由是"在沙特慰问劳工",但真正原因恐怕只有当事人知道。

蒂格劳在文章中尖锐地分析:美国可能捏住了马科斯夫妇的"命门"。

她质疑道:"如果美国情报机构掌握了不利于第一夫人的信息,特朗普是否可能以此要挟马科斯?"这个推测并非毫无根据。

根据一份泄露的菲律宾外交部内部文件,马科斯政府早就打定主意向美国全面让步。

文件里明确写着:"菲律宾需要美国,离不开美国。"

马科斯在访美前甚至指示谈判团队:不要强调对等原则,以免刺激美方情绪。

这哪里是什么外交谈判?这是提前投降的白旗。

一代不如一代的悲哀

对比一下前任总统杜特尔特,差距一目了然。

杜特尔特再怎么狂,也知道要在中美之间平衡。

该抱中国大腿的时候抱,碰到美国不合理要求,也敢拍桌子。

可马科斯完全不是这路人,他把所有鸡蛋全都放在了美方的篮子里,甚至连个备胎都没留。

看看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做法就知道差距了。

2024年末,泰国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采取了"渐进式让步"策略。

最终将关税增幅控制在12%,比菲律宾的19%低了整整7个百分点。

越南更是高明,通过多元化外交,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

2024年经济增长率达到6.8%,成为东南亚经济增长的亮点。

印尼通过"全方位外交"政策,避免了在大国竞争中选边站队。

贸易多元化程度达到78%,风险分散得当。

反观菲律宾,马科斯上台后就"一边倒地倒向"了美国。

在各个领域迎合美国,刚开始是迎合,现在是讨好。

美菲军事合作突飞猛进,《加强防务合作协议》被重新激活。

原本仅作后勤保障的基地,如今被允许部署远程导弹。

伊莎贝拉省的梅尔乔·德拉克鲁斯营地正被改建为"台风"导弹系统的潜在阵地。

可覆盖1600公里,恰好触及中国东南沿海。

一边是对华示强,一边是求美放宽,但美国从不做慈善。

特朗普对菲律宾提出的"战略投名状"并不感冒。

他的核心议题是国内复苏,是重新布局制造业。

他看重的是谈得拢、可收税的合作对象,而非"可牺牲的前沿哨所"。

在华盛顿的第三天,马科斯与鲁比奥、赫格塞思闭门会谈,持续不到90分钟。

话题只围绕南海局势与《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经济议题却几乎没有谈到。

会后鲁比奥对外称:"我们与菲律宾的联盟坚定如初,共同致力于地区和平。"

更讽刺的是,就在马科斯大肆配合南海演习之际,华盛顿正在加紧与中国展开低调贸易接触。

特朗普政府希望拿下一个"大协议",重塑中美经贸体系。

这种时候,菲律宾这种小筹码反倒成了障碍。

基辛格的毒咒再次应验

基辛格生前说过一句话:"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但是做美国的盟友则是致命的。"

这句话在菲律宾身上再次被验证。

菲律宾已经被美国推向了热战边缘,成为大国博弈中的消耗品。

这不是个例,而是小国外交面临的结构性悲剧。

回顾历史,我们看到了太多相似的案例。

1990年代的日美贸易摩擦中,日本被迫签署《广场协议》,经济陷入"失去的三十年"。

2000年代的韩美FTA谈判中,韩国在农业、汽车等领域做出巨大让步。

拉美国家在与美国的贸易关系中更是苦不堪言。

墨西哥在NAFTA重谈中的让步程度,至今让人唏嘘。

这些案例都指向一个残酷的真理:在国际关系的权力游戏中,实力决定地位。

小国无论如何表忠心,也改变不了被支配的命运。

更可怕的是,这只是开始。一旦美国发现政治勒索这招好用,就会变本加厉。

下次说不定还得让你出兵、帮他封锁、替他站台。到时候你敢不配合吗?

这一次,菲律宾不是签了一个协议,而是被贴上了"顺从"的标签。而这个标签一旦贴上,就很难撕掉了。

特朗普可不是讲感情的人,美国政治从来都是讲利益的。现在拿住了你一次,就可以拿第二次、第三次。

菲律宾民众看到这一切,除了愤怒还有什么?经济上被薅,主权上被割,尊严上被踩。连总统府都成了美国人的"分支机构",菲律宾到底还剩什么?

蒂格劳说得对:菲律宾现在就是美国手里的棋子,而且是那种"随时可以牺牲的棋子"。

结语

菲律宾的血泪教训再次证明: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做强者的走狗往往比做敌人更加致命。

随着大国博弈的白热化,更多小国将面临类似选择。学会在夹缝中生存,或许是唯一的出路。

当下一个"马科斯"出现在国际舞台上时,历史会重演吗?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