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 新闻动态 >

津门虎对浙江延期,极有可能因U23得在8月25日集合

发布日期:2025-08-18 06:05点击次数:

8月12日,中超联赛突然宣布调整赛程:原定于8月30日进行的天津津门虎主场对阵浙江队的比赛,提前至8月20日进行。 这一变动并非俱乐部协商的结果,而是中国足协的直接干预。 核心导火索是U23国家队将于8月25日集中备战,而浙江队阵中包括前锋王钰栋(本赛季11球)、后卫刘浩帆(场均解围4.3次)等至少3名主力球员需离队报到。 若按原计划比赛,浙江队将以残阵出战,足协为保障赛事公平性强制调整赛程。

津门虎方面最早在上周中得知此消息。 记者顾颖在交通台节目中透露,俱乐部对此明确反对。 原因很简单:改期后,津门虎的赛程将压缩为“16日vs大连英博(主)→20日vs浙江(主)→23日vs上海海港(客)”,7天内连踢3场,其中后两战仅间隔3天。 而按原计划,球队在30日对阵浙江前有近两周休整期。

“要问津门虎的态度? 不用问,肯定不愿意! ”——这是记者顾颖的原话。 球队的抵触情绪集中在两点:

体能危机:门将方镜淇韧带断裂赛季报销,替补门将闫炳良经验不足(扑救失误率33%),密集赛程下防线隐患加剧。

战术被动:原计划在对阵浙江前演练针对性防守战术,尤其针对浙江新援米特里策(首秀梅开二度)和王钰栋的右路突破组合。 压缩赛程后,训练课缩水至2次,战术部署被迫简化。

8月10日,津门虎最终接受调整。 俱乐部管理层向球员传达的理由是“顾全大局”——若坚持原赛程,浙江队因U23征召可能缺席半数主力,比赛竞技价值将大打折扣。 但妥协的代价是沉重的:教练组连夜修改训练计划,取消原定于18日的休整日,改为恢复性训练;队医增加每日体能监测频次,预防肌肉伤病。

浙江队看似是改期受益者,实则同样陷入两难:

赛程优势:调整后,浙江队可全员出战津门虎,避免因U23抽调折损战力。 其赛程为16日主场战申花、20日客战津门虎、24日客战梅州客家。 相比津门虎,浙江最后一战多1天休整,但客场行程更波折——赴梅州无直达航班,需中转耗时超8小时。

U23后遗症:王钰栋、刘浩帆等球员8月25日集训后,将直接缺席9月3日U23亚洲杯预选赛前的3轮联赛。 浙江队9月需对阵成都蓉城(争亚冠关键战),届时仍面临主力缺口。

战术选择:为保留主力体能,于根伟轮换3人:巴顿、石炎替补,谢维军单箭头突前。 全队放弃高位逼抢,控球率降至赛季新低(41%),依靠角球由外援格兰特头球破门。

伤病打击:中场核心郭皓第63分钟拉伤左腿后侧肌肉,队医确认需至少休战7天,确定缺席后续两战。 替补其出场的赵英杰体能透支,赛后呕吐离场。

天气突变:开赛前1小时突降暴雨,场地积水严重,技术型打法失效。 津门虎被迫改用长传冲吊,全场传中38次(赛季均值2.1倍)。

致命失误:第71分钟,浙江队王钰栋远射角度一般,但门将闫炳良扑救脱手,米特里策补射破门。 此球导致津门虎0-1告负,闫炳良赛季扑救失误升至第5次。

体能崩盘:津门虎首发平均跑动比对手少1.2公里。 海港上半场即2-0领先,全部源于津门虎右路防守失位——该侧后卫杨梓豪因累计黄牌停赛,替补的丁海峰速度劣势明显。

数据触底:全队跑动距离101.3公里(赛季最低),比对手少12公里;冲刺次数仅78次(海港142次)。

U23集训制度再度成为焦点:

合理性存疑:王钰栋本赛季中超出场超800分钟,刘浩帆场均打满90分钟。 俱乐部认为球员通过联赛已保持状态,突击集训反打断竞技节奏。

历史重演:2018年U23政策曾因“国足训练营”抽调沦为笑柄——当时55名U23球员被强制参加两个月封闭集训,多队因阵容残缺联赛溃败。

赛程协调缺失:足协未预留U23备战窗口期,临时调整牺牲俱乐部利益。 例如津门虎被迫7天3战,而浙江队9月仍将因U23征召缺员。

三场比赛期间,天津奥体中心场均上座超3.2万人。 对阵浙江队赛后,球迷看台持续高唱《天津,加油》达20分钟。 社交媒体话题“津门虎7天3战”阅读量破亿,一条高赞评论写道:“输赢重要,但看着杨梓豪抽筋后爬着防守的样子,我知道这支球队配得上天津! ”。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