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 新闻动态 >

印敢泄洪,就找中国放水?7月3日,墨脱水电站助力,巴或反制印度

发布日期:2025-07-20 19:11点击次数:

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动静最近可让南亚地区坐不住了。

中国在青藏高原东部规划的墨脱水电站,像一块石头砸进了平静的湖面——装机容量高达6000万千瓦,几乎是三峡大坝的三倍。

这相当于每天能发出8亿多度电,光一年的发电量就能让三亿人用上整整十二个月。

要知道,整个英国的用电总量去年才不过2800亿度左右。

不过工程背后的地形条件实在让人咂舌。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段就像是大地被撕开了一道口子,不到60公里的河道硬生生跌落2280米,相当于从成都平原直坠青藏高原。

90年代就有工程师提过这个项目,结果只能盯着地图干瞪眼——那时候连运材料的公路都没有,更别说在四五千米海拔搞建设了。

转机出现在2020年,"十四五"规划白纸黑字敲定了开发计划,去年年底终于完成全部勘探审批。

但在喜马拉雅山另一侧,印度人看到的消息完全不同。

他们的农业部长年初接受NDTV采访时,直接把墨脱水电站称为"悬在头顶的水炸弹"。

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下游印度段)流域覆盖了印度东北七邦,养活了三亿多人口,占了全国水稻产量的四成。

当地农民最怕雨季洪水淹没稻田,现在听说上游要建巨型水坝,立刻脑补出各种糟糕场面。

这种焦虑倒也不算全无根据。

看看今年春天印巴边境的热闹吧——五月份杰纳布河的河水突然断流,导致巴基斯坦旁遮普省20万公顷麦苗枯死。

这事明摆着是新德里玩的水资源牌,毕竟杰纳布河上游的关键闸门都捏在印控克什米尔手里。

可等到七月份暴雨来袭,印度人反手就把杰赫勒姆河的闸门全开,结果巴方防洪堤决口淹了八个县。

印度对邻国的这手"旱涝大套餐"操作实在高明。

他们自己常年拿水电站当战略武器,现在看见雅鲁藏布江上的动静自然紧张得不行。

有位国际水利专家开玩笑说,这就像赌场老板突然成了赌客,总担心别人要出老千。

不过中国这边情况确实不同,墨脱水电站真要建成的话,理论上雨季能囤住四成洪水,旱季又能向下游稳定放水,对印度东北部农业其实有好处。

问题是信任这东西不是说有就有的。

孟买智库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布拉马普特拉河维系着印度七成的茶叶种植园和八成的水稻灌溉系统。

前年阿萨姆邦洪灾冲毁了价值18亿美元的农作物,当地人至今还记着。

现在听说上游要建超级大坝,当地官员直接放话:"我们可不相信他们会好心调节水量。”

有意思的是,印度学界自己也在打口水仗。

新德里国家水利研究院去年发表论文,拿雅鲁藏布江和湄公河做对比。

结论说中国在澜沧江建了十一座大坝,下游六国也没见停水断电。

但反对派马上拿出卫星图,显示云南景洪大坝去年底蓄水期间,湄公河下游水位确实降了2.7米。

两派人马吵得不可开交,倒是把水电站的国际争端推上了热搜。

眼下最头疼的可能还是印度环境部。

他们刚从美国NASA要到了最新的水文监测数据,发现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区域,每年过境的泥沙量高达4.8亿吨。

这相当于每天往河里倒130万吨沙子,真要建大坝的话,拦沙库恐怕十年就得填满。

不过中国工程师似乎早有准备,据说设计方案里加入了分层排沙技术,能在蓄水发电的同时让六成泥沙顺流而下。

项目推进背后藏着更多技术突破。

海拔3800米的施工区域,含氧量只有平原的一半,普通的工程机械根本动不了。

项目组特意改造了30吨级的电动挖掘机,给操作舱加装了增压设备。

运输混凝土的搅拌车每辆都得配三个司机轮流开,毕竟在盘山路上连续行驶八小时不是闹着玩的。

有施工队长开玩笑说,在这里干活比开战斗机还累。

就在这个月,印度外交部突然放出消息,说要推动建立跨境河流管理机制。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冲着墨脱水电站来的。

但尴尬的是,新德里自己跟巴基斯坦连基本的河道数据都不肯共享,现在又要跟中国谈什么水资源合作,这事怎么看都透着股黑色幽默的劲儿。

倒是西藏当地的牧民看得开。

住在林芝的次仁大叔最近发现家门口多了好多工程车,他跟记者聊起来挺乐呵:"反正夏天放牧最怕发洪水,要是大坝能拦住些泥石流,咱们牧场能多养五十头牦牛。”

这种接地气的期待,或许才是这项超级工程最实在的注解。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