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29 08:59点击次数:
结果,中国做出了一个在当时让很多人都摸不着头脑的决定。
甚至有人认为,这块地有将近2万平方公里(指当时中国国内的一些概括性数字),简直是亏大了。
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硬生生把一个潜在的“麻烦”,变成了巩固关系的“好处”。
这场看似不对等的领土交换,最终意外地铸就了中巴两国长期稳固的战略基石。
尤其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印巴两国长期都是剑拔弩张。
这让巴基斯坦感受到了被冷落的滋味,心里很失望。
这事儿,主要是因为“杜兰线”和普什图人问题。
巴基斯坦面临着印度和阿富汗两面夹击的危险。
接着,1962年10月,中国对印度发起了自卫反击战。
这条约599公里的边境线,历史上从没正式划定过。
所以,巴基斯坦急切地寻求与中国进行划界谈判。
对巴方来说,坎巨提地区对他们管控克什米尔至关重要。
甚至可以经兴都库什山,对印度形成直接威慑。
要搞清中国为什么“让地”,得先了解克什米尔的复杂。
包括坎巨提、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拉达克等多个部分。
到了19世纪末,英俄两国开始侵占帕米尔高原。
1947年印度分治后,坎巨提就划入了巴控克什米尔。
面积有5800平方公里,比坎巨提的1940平方公里大多了。
对中国来说,喀喇昆仑走廊是真正的战略要地。
形成一条稳固的边防线,拱卫着219新藏公路。
他们和中国有边界争端,和巴基斯坦有克什米尔争端。
他们不希望巴基斯坦这个盟友,跟社会主义中国走太近。
初期,他们是反对巴基斯坦与社会主义国家交往的。
1962年10月12日,中巴边界谈判正式开启。
这些,反而让巴基斯坦更积极地推进中巴谈判。
印度持续的外交照会阻挠,以及对巴基斯坦的小规模武装袭击。
印度在军事和外交上的失败,反而加速了谈判进程。
1963年3月2日,中巴两国正式签署了《中巴边界协定》。
中国拿回了喀喇昆仑走廊,约5800平方公里。
巴基斯坦得到了坎巨提地区,约1940平方公里。
印度持续外交照会,还对巴基斯坦发起小规模武装袭击。
1963年10月到1965年3月,勘界工作完成。
1965年3月26日,中巴签署了“边界议定书”。
这次划界,稳定了中巴之间约599公里的边境线。
最终的主权方,会和中国重新谈判,签署正式条约。
印度和西方国家的阻挠,最终成了促成这一切的助推剂。
这无疑是国际关系史上,化“祸”为“福”的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