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 足球资讯介绍 >

印度卫星导航系统(IRNSS)现在咋样啦?

发布日期:2025-07-12 13:28点击次数:

2009年印度太空中心发布声明称,印度的卫星导航系统将在三年内投入运营。如果能实现,这将是继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中国北斗之后,全球第五个投入使用的卫星导航系统。

当初拒绝中美两国合作,硬着头皮独自研发导航系统的印度人经历了怎样一番磨难?时过境迁,印度人心心念念的IRNSS又建设得如何?

IRNSS的建设计划

2006年,印度政府首度将发展卫星导航系统提上日程。在该举措上,印度人采取了两步走战略。首先,印度将在美国GPS技术基础上构建增强系统,用以辅助GPS近地轨道的增强导航实现,提高印度使用GPS服务的精度。

具体而言,该系统的主要任务是辅助印度飞机的精准着陆。这是印度走向自主全球定位的第一步和技术基础。该系统建设之后,则来到了两步走战略的第二步,打造自己的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印度人计划中的IRNSS系统将初步发射7颗卫星,全面覆盖整个南亚次大陆和印度洋。

面临的挑战

不过,想要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独立卫星定位国家,对印度而言又谈何容易。除了中美俄欧之外,全世界最热衷于发展卫星技术的国家莫过于日本、印度。二者的不同之处是,日本具备技术和资金优势,而印度却劣势很多。

技术方面,地面站建设、主控站建设、导航软件建设、用户接收器设置等技术环节几乎全部受制于人,无法实现自主突破。以上任何一个问题不攻破,印度筹划中的IRNSS都会成为一座不设防的城市,在军事领域的战略意义荡然无存。

资金方面,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初步计划发射7颗卫星,总花费3.5亿美元。这个数字与别国全球定位系统动辄几十亿的投入相比,显然有些捉襟见肘。当然,印度人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利用自己在中美俄战略格局中游走的定位,取得各国的技术支持。

国际合作

除了建设增强系统获得美国的技术支持外,印度还与俄罗斯实现合作,成为格洛纳斯的国际伙伴之一。按照两国签署的卫星技术合作协议,俄印将联手发射18颗导航卫星,其中印度仅仅负责三颗卫星的研发、6颗的发射。

除了与传统盟友俄罗斯合作外,印度还借助其民主国家的面具,积极参与到了欧洲伽利略系统的项目建设中,与欧洲各国联手研发地面系统,以便在航空方面加以利用。

为了尽快让IRNSS系统落地,印度可谓是找到了所有能合作的盟友,绞尽脑汁想要跻身独立卫星定位系统国家行列。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印度人对IRNSS系统如此执着?2006年5月,印度政府正式批准了IRNSS系统的建设计划,耗时八年时间打造印度人独立掌控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执着的原因

印度对IRNSS系统如此执着的原因,首先来自于提高远程精准打击能力的诉求。随着精确打击武器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以及其取得的瞩目效果,世界各国普遍意识到,卫星导航在战争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深入,甚至成为能够决定战争走向的关键一环。

因此,精确制导武器,尤其是具有中远程攻击能力的制导武器,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开发的对象。此前,怀揣着大国梦想的印度将远程打击武器发展重心放到了发展核武器领域。但此举遭到西方世界的频频经济制裁,最终拖累了印度的导弹等远程武器制导技术,走投无路的印度人只能转而寻找其他方案。

而除了传统的核威慑之外,要想提高导弹的中远程打击能力,就必须依靠全球定位系统。同一时期,美军的巡航导弹、机载炸弹等尖端制导武器,大部分都配备先进的GPS制导技术。与之相比,印度的中远程导弹还只能依靠传统红外制导对目标施加打击。就连印度战斗机的导航,也只有落后的地面雷达提供支持。

新世纪以来的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让印度人充分意识到,随着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的不断完善,卫星系统已成为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以及未来战场的取胜之匙。于是,在2015年的军队远景规划中,发展独立自主的全球定位系统成为印度建设未来军队的战略目标之一。而一旦印度的IRNSS系统建成,将全方位弥补印度在远程打击能力方面的短板。

进入21世纪后,称霸南亚始终是印度人的野心。可很长一段时间内,印度对印度洋和南亚次大陆的监视控制能力很有限,仅仅局限于印度半岛东西侧、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其远洋能力十分有限。

因此,印军一方面大力发展航母、核潜艇、驱逐舰等远洋武器装备,另一方面挖空心思发展卫星定位系统,试图提高远洋巡逻与作战保障能力。根据公布的IRNSS设计之初覆盖范围示意图也可以看出,其重点覆盖区域正好位于印度次大陆与印度洋。

另外,提高印军对西北部边境地区的监视,同样是迫切打造出IRNSS的现实需求。印度西北部边界多为海拔较高的山地,且与巴基斯坦、中国毗邻,人文地理等因素十分复杂,是印度假想的未来重要作战地区。但这里高山林立,交通不便,缺少显著的地理参照,因此卫星导航在这里具有特别的意义。

IRNSS系统建成后,可帮助印军对边境地区的有效监控。此外,IRNSS还能迅速传递边境地区好战分子、恐怖分子的入侵行动数据,以保证印度安全部队在敌人入境前做好应对准备。甚至有人表示,一旦IRNSS系统落成,恐怖分子的入侵将彻底成为过去式。

与此同时,IRNSS系统建设成功,也会让印度成为全球少数几个能够掌握全球卫星定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当区域性的IRNSS扩展为全球性系统,为印度提供全球范围的导航服务时,印度将彻底摆脱对外部的依赖。

当前状态与问题

自2006年计划提出以来,印度已经发射过二十多颗各类卫星,成为继美、俄、法、中、日之后第六个太空大国,并顺利跻身国家卫星发射市场。2016年,随着IRNSS区域导航卫星的顺利升空,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俨然已初具规模。

不过,从实际运用效果来看,IRNSS仍旧问题重重,且存在诸多制约。目前,IRNSS已经能够做到提供系统本身的卫星定位信息,为印度本土用户提供独立的导航定位。印度规划中的7颗导航卫星全部到位,实现了卫星导航为南亚次大陆服务的最低数目。

除此之外,IRNSS在考虑兼容GPS系统信号的同时,还保留了独特的自主频率和数据类型,降低了卫星导航的安全风险性。不过,受限于导航技术的外部同类技术的转让,现有的IRNSS系统的误差相较于GPS、北斗仍有明显差距。

为此,一方面加紧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技术攻关,另一方面通过收购和技术合作,试图进一步提升自身卫星技术水平。然而,由于各国相关技术转让限制,印度注定只能从别国手中拿到相对过时的技术,这让印度很难在卫星导航领域迈入全球第一行列。

在定位系统频率方面,IRNSS为了掌握独立的区域导航定位能力,建立了自主的发射频率,且频率分布范围较广,可以为印度军用、民用等各类用户提供加密或高精度服务。能够在保持与GPS高度兼容性的同时,又保留自身的自主频率。某种意义上,印度也就保留了IRNSS系统的自主运营与使用权。

然而,由于印度人一贯的拿来主义作风,严重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导致其核心技术研发薄弱。除了自主频率之外,IRNSS项目中的卫星地面站、主控中心等各领域建设几乎全部依赖美俄两国扶持,自身能力极其有限,尚需攻克的技术难题还有许多。

再者,IRNSS较强的信号兼容性,一方面让印度能够更好更快地接入GPS,但也增添自身系统的安全隐患。IRNSS在GPS原有基础上增设了L波段与L5频段,这与美国最新的GPS卫星民用信号频率一致。此举不光扩大了IRNSS与GPS的兼容性,技术体制设计上也考虑了与伽利略的互操作能力。

可一味地追求与其他系统的兼容,自身关键技术又存在较大风险,意味着印度的IRNSS注定存在安全隐患。关键技术无法独自掌控,将让IRNSS成为一座不设防的城市,随时会遭到外界全球定位系统的攻击。除此之外,IRNSS在地理局限性、后续投资资金匮乏等问题上,同样在严重制约着其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总体而言,印度的IRNSS是结合了美俄欧多方导航定位系统的结果,是由各方技术拼凑而成的产物。这情况带来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处处受制于人。当初拒绝了北斗和GPS的印度,到头来还是因为自身技术与实力有限,不得不向西方世界低头。

表面上看,有利于在中美俄欧多方中间的印度,通过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顺利跻身全球卫星定位大国。看似独自掌握了区域卫星定位技术,可由于核心技术受限,未来一旦出现非常事件,有关国家很可能关闭导航定位服务或降低服务精度,甚至向IRNSS注入虚假定位信息,从而让印度利益受损。

有鉴于此,印度的IRNSS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