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10 21:04点击次数:
2025年10月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年会上向全球发出这一明确信号。 面对由美国带头、33国组成的经济和军事包围圈,这位一向以强硬著称的俄罗斯领导人展现出了令人意外的柔性姿态。
普京不仅表达了改善与美国关系的愿望,还特意称赞特朗普政府“直言不讳”、“摒弃了虚伪”的特点,并承诺俄罗斯愿意持续稳定地向美国供应铀。 这一表态出现在俄罗斯财政缺口高达4.88万亿卢布、第三季度经济增长仅0.4%的背景下,绝非偶然。
2025年9月,普京在一个月内第二次召集俄罗斯经济部门高层开会。 会议现场气氛凝重,普京强压火气向官员们连发四问:“七月份GDP同比才涨0.4%,前七个月加起来也就1.1%这数够看吗? 达到你们当初拍胸脯保证的目标了吗? ” 会场鸦雀无声,没人敢接话。
俄罗斯经济正面临严峻挑战。 2025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俄罗斯财政缺口已达到惊人的4.88万亿卢布(约合614亿美元),相当于全年预算收入的61%。 经济增长几乎停滞,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仅为0.4%。
通胀问题尤为棘手。 尽管俄罗斯央行去年将基准利率飙升至21%,今年又从六月起连续降息三次至17%,但通胀率依然稳稳站在8%以上是政府目标的两倍还多。 俄罗斯央行预测2025年经济增长最多只有1%,与去年4%的增速相比大幅下滑。
经济结构问题日益凸显。 2023年和2024年的高增长主要依靠国防订单拉动,属于战时“虚火”。 随着刺激效应减退,经济自然回落。 更棘手的是,2025年俄罗斯国防和安全支出占到总支出的41%,冲到冷战以来最高水平。 劳动力市场被战争搅得七零八落,资金流动极不正常,这些因素持续推高通胀并拖累生产。
普京在2025年4月的经济专题会议上曾提出“软着陆”概念,希望维持宏观经济指标并抑制通胀。 但现实是,1-2月俄GDP增速仅为1.9%,而2024年同期的经济增长率为5.4%。 消费需求大幅放缓,从2023年的8%回落至2.5%-3%,显示俄罗斯内部经济活力正在减弱。
能源收入一直是俄罗斯财政的生命线,但这条生命线正在萎缩。 2025年9月,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收入比去年同期降低了约23%。 受油价下跌、卢布升值及西方制裁影响,俄罗斯能源出口遭遇重创。
自2022年俄乌冲突开始后,西方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导致其石油对欧洲出口受阻。 俄罗斯迅速调整出口方向,将目光转向亚洲市场。 但这一转向付出了巨大代价虽然亚洲国家买得多,但部分国家压价厉害,交易价格远低于国际水平。
为换取急需的外汇收入,俄罗斯不得不以低价出售石油。 这种被迫的折扣销售进一步压缩了俄罗斯的利润空间。 俄罗斯能源和原材料产品占工业总产值的50%左右,石油天然气收入更是占财政收入的60%。 能源收入下跌直接冲击国家财政稳定。
俄罗斯财政部被迫动用国家福利基金来弥补油气收入缺口。 到2025年底,俄石油和天然气收入预计将损失4470亿卢布,全年财政赤字可能扩大到6万亿至7万亿卢布。 能源收入下跌不仅影响国库,也对普通民众生活造成冲击。 一位在俄留学生感叹:“一包湿厕纸几个月前是58卢布,现在则是65卢布。 学费去年是37万卢布,今年涨到45万卢布。 ”
军事层面,俄罗斯面临的压力同样不容小觑。 2025年9月28日,美国副总统J.D.万斯公开宣布美国正在考虑向乌克兰提供射程2000公里的“战斧导弹”。 这种导弹能够直接打击莫斯科,对俄罗斯构成直接威胁。
普京在瓦尔代会议上针对这一计划发出警告,称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将导致俄美紧张局势“全面升级”。 普京指出:“在没有美国军事人员直接参与的情况下使用‘战斧’导弹是不可能的。 这将意味着局势会有新一轮的重大升级,俄美关系也将恶化。 ”
与此同时,欧盟正加速提升自身防务能力。 欧盟通过一项新预算,正式将“快速反应部队”纳入军事计划。 这支部队总规模5000人,配备北约标准武器,将于2025年年底完成实战演习。 欧盟专门拨出170亿欧元,用于提升军队的机动性、通信系统和作战能力。
欧盟主席冯德莱恩明确表示:“欧洲的立场非常明确全力支持乌克兰! ”2025年仅欧盟承诺的财政援助就高达306亿欧元,其中下半年计划投入201亿欧元填补乌克兰国库。 更令人惊讶的是,欧盟已规划到2028年后追加1000亿欧元援助乌克兰。
欧盟在融资方式上采取激进举措,开始动用冻结的俄罗斯资产。 欧盟委员会宣布为乌克兰提供40亿欧元援助,这笔资金不是来自欧盟成员国,而是来自欧洲所冻结的俄罗斯资产。 乌克兰财政部已确认收到了这笔钱。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称此举为“赤裸裸的盗窃”,并表示所有参与的国家和个人都将付出代价。
2025年,俄罗斯兵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 普京政府出台新政策,开始允许非俄罗斯籍人员参军。 来自中亚地区的移民成为俄军重点招募对象,截至2025年9月,已有超过1.2万人加入俄军,其中大部分来自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
这些移民为了获得俄罗斯国籍,主动选择参军入伍。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俄罗斯本土年轻人则想方设法逃避兵役。 这种对比暴露了俄罗斯的战争可持续性正在快速下降。 如果冲突持续下去,俄罗斯很可能坚持不下去。
俄罗斯的兵源危机有其深层原因。 一方面,战争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兵源消耗严重;另一方面,俄罗斯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适龄入伍青年数量有限。 为维持军队战斗力,俄罗斯不得不采取非常规手段补充兵源。
开战初期俄罗斯对局势过于乐观,低估了乌克兰的抵抗意志以及西方的支持力度。 想速战速决直取基辅却未能如愿,被迫调整战略目标,作战进程缓慢且伤亡惨重,指挥与后勤问题也暴露无遗。 这些因素加剧了兵源消耗速度。
面对多重压力,普京选择向美国伸出橄榄枝,背后是精密的战略算计。 普京在讲话中刻意迎合特朗普的交易型领导人特点,称赞特朗普政府“始终将本国利益置于首位”,并表示这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这种表述旨在激发特朗普对实际利益而非价值观的兴趣。
普京特别提到俄罗斯愿意持续稳定地向美国供应铀。 这一提议切中美国能源需求的要害。 目前俄罗斯仍是美国最大的浓缩铀供应国,美国核电站所用燃料约五分之一来自俄罗斯。 尽管美国已出台《2025年制裁俄罗斯法案》,试图切断这条供应链,但美国能源部长承认短期内无法摆脱对俄罗斯铀的依赖。
普京的另一个目标是分化美欧统一战线。 特朗普在乌克兰问题上态度反复无常,2025年年初曾暂停对乌克兰军援,使俄罗斯得以在库尔斯克方向夺回部分失地。 普京希望利用这一特点,争取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让步。
普京很清楚,如果美国和欧盟联手,俄罗斯的处境将会更加艰难。所以他提出了恢复与美关系,这不是在向西方低头,而是在试图“拆分对手”。 欧盟现在的基本战略是继续坚持反俄援乌的强硬立场,加强对乌克兰的援助,升级对俄罗斯的制裁。 面对欧盟的强硬立场,俄罗斯最好的选择是与美国缓和关系。
普京寻求改善对美关系,核心目的是为俄罗斯经济争取喘息空间,并削弱西方对乌克兰的军援力度。 然而,这一战略面临多重不确定性。
特朗普政府的反复无常是最大变数。 特朗普从“以和促停”转向“以压促谈”的态度变化,让克里姆林宫的战略预期落空。特朗普在白宫表示,如果两周内看不到关于结束俄乌冲突的进展,美国可能对俄罗斯采取“大规模制裁或者大规模关税”。
俄罗斯经济的结构性弱点难以迅速改善。 俄罗斯经济在1999年〜2008年间曾经历从恢复性增长走向严重衰退的周期。 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市场油价暴跌的双重打击,俄罗斯经济中止了持续十年的持续高速增长。 当前俄罗斯经济面临类似挑战,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经济增长是低质量的、不稳定的。
从历史经验看,战时经济难以长期维持。 俄罗斯学者直言:“战时经济能撑五年十年,但二十年必崩! ”苏联晚期因军费压顶导致民生塌方的历史教训,对今天的俄罗斯仍有警示意义。
普京的顾问们心知肚明,俄罗斯经济很难支撑俄乌冲突再打三年多,但再打一到两年,俄罗斯还能撑得住。 最可能的情况是,普京会继续战斗一到两年,寻求在俄罗斯经济出大问题之前,达成一份符合俄罗斯安全底线的和平协议。
随着欧盟快速反应部队在2025年底完成实战演习,以及美国可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俄罗斯面临的军事压力只会增加。 普京的柔性姿态背后,是俄罗斯能否维持长期战争能力的现实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