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05 20:04点击次数:
6月初,达拉斯飞翼主场迎战金州女武神,全场最后三分钟,李月汝只打了13分钟、投了4次三分,却看着球队被对手前场篮板砸晕,比赛惨遭逆转,场上局面让内线球员的存在变得尴尬。事情的关键,变成飞翼教练组对传统中锋战术的彻底放弃。
这一晚,飞翼全队篮板35比47被完爆,最后时刻还连丢4个前场板。李月汝作为208厘米的中锋,却只能站在底角,等着出手三分。全场出战13分钟,4个三分还全是定点机会,靠外线刷数据,完全用不到她在WCBA时的内线脚步与篮板嗅觉。飞翼的战术板上,所有进攻都给状元秀佩奇扫清了道路,佩奇场均18次出手,比李月汝多了整整13次,外线打铁也没关系,核心地位依旧没人撼动。反观拉斯维加斯王牌队,同样是主打空间中锋,威尔逊却能在挡拆时轻松创造内外线的双重威胁,战术选择丰富,队友配合默契,内外结合显得顺畅自然。飞翼只靠单一套路,既丢篮板又浪费空间型中锋的特点。
说到这里,真正让球迷失望的其实是管理层的迷之操作。就在半个月前,飞翼刚裁掉主力控卫奥贡博瓦勒。自那之后,球队连个能把球传到内线的人都找不到。李月汝的内线技术在WCBA总决赛一战封神,强打篮下、篮板保护、护筐能力样样具备;而在奥运资格赛面对澳大利亚,李月汝交出过16分15篮板的恐怖数据。像这样的内线大杀器,到了飞翼只能当定点射手,甚至比不上欧洲联赛里的待遇。更离谱的是,战术板根本没有为中锋设计进攻,更衣室里也看不出支持内线的气氛,单靠中锋自己折返跑去当外线炮台,打得再努力也难有建树。
不少熟悉WNBA的人调侃,现如今的飞翼已经和典型的“摆烂”球队没什么区别。一味押宝新状元,完全无视经验丰富的球员,阵容配置失衡,导致整体实力无法发挥。回头看韩旭当年在纽约自由人队坐冷板凳,如今回国打WCBA轻松刷出20+10的数据。对于飞翼这样不会用中锋的球队来说,这或许就是最大的问题。
但终归到底,一场失败的背后,是团队选择和思路的失误。谁都明白,篮球场上技术能力和团队协作同样重要。放弃自身的优势,只靠单一套路哄新人成长,最后往往容易两头落空。未来飞翼若还想有所突破,也许该考虑如何真正用好球队的每一块拼图,而不是把本可以成为关键先生的中锋,变成无用武之地。篮球场上没有小角色,怎么用对人才,是每一支球队面对逆境时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