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9-19 02:56点击次数:
"11比1都能输?这比赛看得我脑瓜子嗡嗡的!"澳门冠军赛男单首轮,国乒新星向鹏和德国老将弗朗西斯卡这场对决,活生生把观众看成了表情包。五局比赛打得那叫一个跌宕起伏,12比10、9比11、9比11、11比1、10比12,这比分单拎出来都能当谜语猜。最绝的是第四局那个11比1,眼瞅着要上演让一追三的戏码,结果决胜局关键时刻又掉链子,这操作直接把场边的王皓指导看得血压飙升。
比赛一开始向鹏还算稳当,关键分敢打敢拼拿下首局。可这德国老狐狸弗朗西斯卡也不是吃素的,人家在德甲联赛当队长的时候,向鹏还在青年队摸爬滚打呢。第二局开始,老弗就专盯着向鹏的反手位打,那准头跟装了GPS似的。向鹏越打越慌,失误多得能凑集锦,场边的王皓脸都绿了。第三局结束那会儿,王指导那句"就当练习赛打"说得那叫一个咬牙切齿,明眼人都听出来这是在强压着火气。
要说这比赛最魔幻的还得是第四局,向鹏突然就跟打通任督二脉似的,哐哐一顿暴扣直接打了个11比1。球迷们刚把"让一追三"的弹幕发出去,第五局就惨遭打脸。8比6领先的时候,向鹏那手抖得跟帕金森似的,被老弗连追4分直接带走比赛。这剧情反转得,比八点档的狗血剧还刺激。
翻看向鹏今年的战绩,活脱脱一部"高开低走"的教科书。仁川冠军赛夺冠那会儿多风光,世界排名蹭蹭往上涨。结果到了美国大满贯被林昀儒教育,横滨站让张本智和教做人,瑞典站碰上奥恰洛夫又是一轮游。这次澳门站更绝,11比1都能输,这心理素质怕不是纸糊的。有球迷调侃说,向鹏这比赛风格就跟段誉的六脉神剑似的,时灵时不灵。
场边的王皓那叫一个心累,从第一局的耐心指导到决胜局的生无可恋,这表情变化能剪出个九宫格。同一天小将黄友政也栽在尼日利亚老将阿鲁纳手里,王指导那句"没有精气神"的点评,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绝望。这下可好,1/4区直接成了巴西名将雨果的后花园,国乒男队这外战压力全压在樊振东和王楚钦肩上了。
说起樊振东,人家20岁那会儿早就在各大赛场大杀四方了。再看同龄的向鹏,关键时刻总差那么一口气。有技术分析指出,向鹏的反手相持能力确实是个短板,但更致命的是领先时不会打,落后时更不会打。这毛病就跟考试时选择题全对,大题交白卷一个道理。球迷们看得着急,王皓指导更着急,这届年轻人怎么就这么难带呢?
赛后论坛直接炸锅,有说向鹏心理素质不过关的,有吐槽教练组训练方式有问题的,还有拿当年张继科、马龙的成长经历做对比的。最损的是那条"建议向鹏改行去玩消消乐,至少输了不会这么闹心"的评论,点赞数蹭蹭往上涨。不过话说回来,竞技体育就是这样,赢球时万人追捧,输球时千夫所指。
看看国乒这些年的新人培养,确实有点青黄不接的意思。老将们陆续退役,中生代挑大梁,新生代却总差那么点意思。向鹏这场失利,暴露出的是年轻选手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技术可以练,战术可以教,可这关键时刻的手不软心不慌,还真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出来的。
下一站沙特大满贯转眼就到,向鹏能不能触底反弹还真不好说。有球迷开玩笑说,要不让王皓指导随身带瓶速效救心丸,这届弟子太费教练。不过话说回来,谁还没个成长的过程呢?当年马琳、王励勤不也是交了不少学费才打出来的?只是现在国乒的竞争环境更激烈,留给年轻人试错的空间确实不多了。
这场"抽象比分"大战虽然看得人血压飙升,但也给国乒提了个醒。新生代选手的培养不能光盯着技术,心理建设同样重要。看看人家日本队的张本智和,虽然经常被吐槽爱叫唤,可人家关键时刻就是敢打敢拼。这或许就是向鹏们最需要补上的一课。
此文章主要是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没有低俗等不良引导。假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一定联系我们